「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冬日的侨乡大地气温骤降,不少市民心里却是暖暖的。
这份暖意源自一份惠民礼包——12月13日24时,江门市医养结合补充保险“邑康保”项目投保通道关闭,超80万人成功参保。该项目紧密衔接基本医保,按每人每年元的标准投保缴费,最高可获得万元保障,自今年10月正式上线以来,得到市民群众广泛好评,参保人数不断增加。
“邑康保”是江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之一。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门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抓好基本民生保障,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医疗、社保、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任龙李霭莹张泳渝
获得感
就业创业更稳定更容易
日前,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开平市开办全市就业创业政策业务培训班,邀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家梳理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要点,答疑解难,助力基层提高政策执行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动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落实落地。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本,在于就业。
今年以来,江门市人社局充分发挥民生保障职能优势,围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人才发展等热点,多渠道收集并逐项解决群众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面筑牢民生之本。
坚持提技能促就业。对企业困难职工开展“敬业江门+公益托底”技能培训25班次。贴合就业市场开展特色技能培训,为失业妇女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为快递行业从业人员和就业意向人员提供快递职业实战课程,进一步促进稳定就业。
稳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江门通过挖掘乡村传统特色技艺传承项目,研发乡村传统手工艺课程,实施“一镇街一产业一方案”技能提升培训,培训镇街企业和乡镇劳动者人次,指导开展乡村工匠培训、普惠性农村电商培训人次,带动就业创业人。通过人才评价“指挥棒”的作用,推动乡村从业人员获得社会认同、职业尊严,提升社会地位,让他们更愿意扎根农村、服务农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多渠道提升技能人才培育。江门全面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目前已备案15家院校、家企业、8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已核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全市新增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今年来,江门积极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创业,成功举办第三届创业创新赛、创业加速营、大讲堂活动等系列“乐业五邑”双创活动,进一步激发全市双创热情,其中江门推荐及参赛项目在今年省“众创杯”中获得2金3银3铜的优异成绩,是江门参赛以来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展现了江门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和丰硕成果。同时,在全省率先创新推出“彩虹计划”餐饮创业项目,形成7个具有江门侨乡特色餐饮创业标准体系,鼓励“粤菜师傅”开办“彩虹计划”创业店,并给予最高10万元创业扶持补贴。
据统计,目前,江门“彩虹计划”创业店开业经营65家,带动食材种养殖、餐饮消费、物流电商、旅游文化等8条产业链和10多家电商平台发展,每年增创经济效益1亿元,带动创业就业近人。
来自江门台山的吴广贤是“彩虹计划”餐饮创业项目的受益者之一。他表示,如今餐厅靠卖黄鳝饭、五味鹅等美食吸引顾客,每月收入都有保障,“感谢‘彩虹计划’项目,不仅帮自己从厨房新手成为掌握特色美食烹饪技术的掌勺大厨,还考取了中式烹调证书”。
幸福感
群众得到实惠感到温暖
近期,“邑康保”一直是许多市民热议的话题:“花钱不多,但在生病时能减轻负担,多了份保障,家人也放心了。”“这个项目特别照顾老人家,参保的朋友都说好。”“我给全家都买了,还分享给了身边的同事朋友……”
笔者获悉,“邑康保”由江门市民政局、市医疗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局主导,专为江门基本医保参保人定制,产品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户籍,带病也可参保理赔。
上线短短两个月,“邑康保”得到超80万参保人的肯定和信任,彰显了江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和原则。今年来,江门强化问题导向,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挖掘社会需求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兜牢兜实兜好底线民生,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受到温暖。
养老服务是当前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