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利成果转化难这家刚签下百万元项目的

5月11日下午,医院举行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会上一项内容尤为令人振奋——该院院长葛明华教授与浙江优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共同签署了护理技术转让合作项目,转让费共计一百万元。这为长期遭受困扰的护理发明专利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带来了新的启发。打通研发与市场“最后一公里”“护士们平时和病人接触最多,病人哪里不舒服,什么东西他们需要,护士最清楚。”该院护理部主任陈肖敏介绍,临床护理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护理用具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或给病人带来不舒适的情况,这给产品革新提供了空间。近年来,医院将护士的培养范畴,扩展到了“爱思考”“勤动手”等方面,医院出台奖励措施,对经专家评审获奖的护理发明专利予以嘉奖,护理人员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她们将奇思妙想与聪明才智凝结于一项项创新技术,发明专利成果数量逐年攀升。截至年,该院护士已获国家专利项。然而,护理专利产品开花虽多却难结“果”,能顺利转化的成果寥寥无几。据了解,护理实用新型专利成本虽然不高,但护士们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跑”项目,市场意识也不强,专利产品只能“待字闺中”。为让护理发明专利产品与厂企直接见面,从而打通研发与市场“最后一公里”,该院变坐等为主动出击,分管护理的副院长张大宏、护理部主任陈肖敏等,通过“勤吆喝”“请进来”等多种形式,让厂企充分了解护理发明情况。今年4月下旬,医院专门召开了一次护理专利转化项目对接会。会上推出30项发明专利展示,由项目主持护士分别就获得的专利结构和应用情况,结合患者临床试用的图片进行详细介绍,部分项目在现场进行实物展示,引起厂企极大兴趣,为护理发明专利找到合适“婆家”创造了条件。“接地气”的项目产品更受厂企青睐哪些专利产品更受厂企欢迎?从成功转让的项目产品看,接地气、实用性强的产品更受欢迎。据介绍,此次被“相中”的项目产品为可视医疗器械系列产品及配套耗材,共有六个子项,其中可视防护喉镜尤其“出彩”。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咽拭子采样是疾病诊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诊疗操作。常规咽拭子采样工具是将压舌板和长棉签联合使用,采样人员须直视患者口腔才能完成。此次被选中的可视防护喉镜则分为四部分:显示屏、手柄、直行喉镜和一次性带防护面屏的喉镜套,由可视喉镜改良而来。护士将弯形喉镜改良为直形喉镜,目的是契合同步设计的压舌板形的一次性喉镜套;同时,为了加强防护,在喉镜套近显示屏端设计了一次性防护面屏。使用可视防护喉镜进行咽拭子采样时,直行喉镜末端镜头可为采样者提供充足的光线,方便采样;一次性带防护面屏的喉镜套在发挥压舌板功能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患者因张口而产生的飞沫传播;显示屏则可放大口腔环境,协助采样者清晰观察采样部位,准确进行采样,在减少采样时间的同时,也避免了采样者直视患者喉部,和患者保持较远距离,起到保护采样者作用,在病房及门诊试用时获得医护一致好评。该产品还获得浙江省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该产品项目的成功研发和转让,让护理人员尝到了“脚踏实地”做专利产品的甜头。张大宏副院长表示,护理专利多且有许多闪光点,接地气的产品也不少,但转化率仍很低。接下来,将以此次成功转让为契机,进一步支持护士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活动,搭建专利及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与厂企合作,让更多临床的好想法与产品通过厂企开发应用于临床,为医疗健康事业献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3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