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贴北大学姐初复试经验及笔记

写在前面的话:

我听着时间呼啸着航行,我看着你们的未来井然有序的展开,因为路过你的路,所以懂得你的苦,愿你们都值得更好的!

虽然这是一份考研经验帖,但还是想强调,能保研的同学们尽量不要选择去考研。保研的同学可能比考研的同学足足多了一整年可以拿来实习和考证的时间,这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研究生阶段的忙碌、慌乱和焦虑程度。

但是关于考研,我觉得我最能带给大家的也是非常最要的一点,你在平时是什么状态,你在考场上的状态不会比平时好到哪里去,所以接下来你真正要思考的是你现在应该达到什么样子的状态。

年报考北大的会计专硕学位,即mpacc,估分约+,成绩出来,平时模拟考试的成绩在左右,后期经自我训练,一套数学模考用时30分钟之内,一套逻辑模考用时35分钟之内。最终考场20分钟做完数学,35分钟逻辑答题,50分钟完成了写作,留给自己做了第二遍试卷的时间出来。这也是跟我平时模拟时间不相上下的时间。

PartOne

你为什么要考会计专硕?

到了考研择校的时候,我发现大家好像并不知道自己要考的是什么。有些是因为本专业就是会计,觉得考会计专硕是理所当然;有的是觉得会计专硕初试“门槛低”,会比较好考;还有许多同学是被家长要求考会计专硕,好将来从事某种家人看好的职业……种种原因导致很多同学在开始复习的时候是很机械的,只知道自己在复习,但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其实会计硕士顾名思义,肯定是会培养学生会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但它与会计学硕又不同,会计专硕对于学生的训练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会计硕士通常会选择的财务岗、管理岗、销售岗甚至金融行业等等,这些工作对你们的逻辑能力、运算能力、分析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劳动强度、工作压力、职场竞争等一般也比较大,想在这一行业做得出色,是需要一定的进取心和责任心的,工作对个人的束缚也会很多,这要求一定的适应能力。总之,在会计硕士“钱多”的外衣下,也带来了许多未来的难关,对于跨考的同学,尤其是没有接触过会计的同学,在做出报考的决定前应评估自己的性格是否适合行业特点,而不是为了逃避当前的压力而盲目选择报考会计硕士,一旦不合适,会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PartTwo

会计专硕的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做什么工作?

一般分以下六大方向:

PartThree

MPAcc课程设置

以北大为例,MPAcc的课很少讲理论

PartFour

什么是非全日制MPAcc?

非全日制会计专硕即在职会计专硕,一般在周末或者晚间上课。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学习方式、培养方式以及证书发放等方面有差异。

全日制硕士和非全日制硕士在学信网的档案上和发放的毕业证书上存在显著差异,非全日制硕士的毕业证书上需标注清楚是通过非全日制的方式完成授课的,同时按照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录取采用相同的录取条件,即统一划线。

PartFive

择校建议:

重要因素1:地理位置

重要因素2:初试实力

重要因素3:专业课实力

重要因素4:复试刷人比例

重要因素5: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是否统一划线

PartSix

学习方法:

学习目的(短期)

短期的学习目的的制定与完成应该贯穿我们考研过程的始终,把目标分解到7天、3天甚至1小时,每一个时间段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避免自己陷入在自习室“仅仅只是熬时间”的尴尬,才能让自己一步步向目标推进。

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决定了我们可以去制定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知识储备其实分成两部分,对一个学科的整体知识储备更重要,但对具体你读的那本书的熟悉度也很关键。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大体分为两种:核心书籍和边缘资料,前者指的是我们的指定参考书、后者指的是其他所有对考研有帮助的材料,就是我们说的辅助资料。

学习目标(长期)

长期的目标和学习动机应该是:当全心投入到想学的内容,可以完成人生哪些目的。

那到底该如何学习,才最有效呢?

为你制定了5个步骤:

第一步:把目标写下来

第二步:目标量化

第三步:设定目标期限

第五步:每周回顾你的目标

经过以上5步,你就能很好的完成学习目标,这是一套比较科学的目标完成法,从现在开始,你可以尝试着运用起来。

PartSeven

参考书

参考书汇总:

接下来会从三个阶段来讲书的使用方法,以及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分配。

1.基础阶段的推荐用书

数学:数学高分指南-陈剑

逻辑:老吕逻辑-要点精编或母题、只选一本即可,两本书重合内容太多

写作:王诚高分指南分册

基础阶段备考建议:

数学:

跟着老师听课,陈剑老师语速慢,适当倍速,基础阶段分册面授一共32个课时,一个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听课加记笔记加做题,一般两个小时左右能看完一个课时,就算一天一个课时一个月基础阶段也可以完成了,速度快的一天看俩,半个月就可以完成。

注意听完课后一定要自己回顾总结一下,多思考,讲例题的时候自己先暂停做一下再听老师讲。

逻辑:

推荐用书和老师我只能大体说一下,因为每个人适合的老师不一样,建议大家可以都听一两节找一下自己适合的老师。推荐:鑫全、王诚,薛睿老师,老吕的只听形式逻辑就可以,剩下的建议不要听。

用课就是听哪个老师的就顺着老师的课听就好了,鑫全的有弟子班,老吕也有弟子班,王诚的听高教社就可以。薛睿老师有自己APP,上面基础课程免费。另外逻辑的课不能只听一遍,要多刷几遍,逻辑的东西其实很少,真的听起来基础强化一个半月就差不多都能听完,每听完一遍也是自己要总结、思考,自己列一下思维导图,和身边同学多讨论一下,这样听课效率会高一些,切忌只听课不总结不思考,我当时听完一遍后都要自己拿着课本跟自己讲一下,看看自己到底消化没。

写作:

写作强推王诚老师,一般建议在8月份之前将老师的基础强化课听完,别拖太晚,逻辑一轮结束后就可以听了(因为论证有效性分析会用到逻辑知识),特别是老师的素材积累建议,要早听,听完以后用老师的方法积累素材和训练思维,对你后期开始写作会有很大帮助。

王诚老师主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9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