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一天,13岁孔忠良捡到一块白色石头,第二天父子俩神秘地走进陕西博物馆:“我要见馆长。”2小时后,馆长激动地塞给父亲20块钱。没想到45年后,孔忠良竟突然见到一位文物来访者。
来访者是陕西省神州汉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的会长王京平,他看着面前这位淳朴的58岁老大爷,向他介绍自己的来意。
原来,王会长听说45年前有一个13岁小男孩捡到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却没有要任何的奖励,顿时想找到他,为他颁发表彰证书。
孔忠良听完后,笑着说:“没想到这么多年还有人记得我。”
这件事情在孔忠良的心里埋藏了45年,自从父亲去世后,再也没人知道,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记得。
他憨厚地面对镜头露出腼腆的笑容,往事再次浮上心头。
年9月,13岁的孔忠良刚上小学5年级,因为年纪比较大,班里同学都取笑他,他也从不抱怨,每天开开心心地上学放学。
这天放学,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片沟渠时,他一边踢着小石头一边想怎么让同学们不笑他。
突然,他被水边一道亮光吸引,于是拿着一根树棍慢慢靠近。
等他挖光旁边的泥巴,露出来的是一块白色的石头,洗干净后,发现石头底下是平的,但有很多纹路。
研究半天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他决定带回家问父亲,小石头被塞进母亲为他缝制的书包里。
飞奔到家后,孔忠良到处找不到父亲的身影,可能是还在地里干活,于是只好坐在家门前的小桌子上写作业。
过了一会儿,父亲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看见儿子正在认真写作业,心里很是欣慰。
孔忠良听见父亲的声音,立马拿出书包里的石头跑到父亲面前。
父亲还没来得及放下锄头,看见白色石头上的形状,立马觉察到不一样,再看看底部:“这不是一枚章嘛!从哪儿来的?”
孔忠良见父亲的神情不对,立马说了原委。父亲摸着孔忠良的头发:“好孩子,你做的很棒!这件事情谁都不要告诉。”
13岁的孩子根本不懂,父亲笑着回答:“这可能是一件宝贝,我们需要把它交给国家,如果被别人知道了,会有很多麻烦。”
孔忠良似懂非懂,但父亲说的肯定没错,从小父亲就教他做人要诚实忠厚,不能贪小便宜。
第二天,孔忠良一大早来到学校以身体不适请假,随后跟着父亲乘上一辆汽车前往省里。
历经4个多小时,父子俩终于在中午时分赶到省博物馆,馆中工作人员一看两人走进来,迎上来询问来意。
父亲却只字不提,只说:“我要见馆长。”
可馆长哪里是想见就能见的,工作人员再三询问无果,只好跑去办公室找馆长。
当馆长站在面前时,父亲才从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石头递给馆长,馆长立马戴上眼镜细细观察,当下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瞪大眼睛看着父子俩,并将2人迎进办公室,吩咐工作人员:“去把几位专家请过来。”
当几位专家纷纷涌进办公室后,大家都围着石头,相互露出惊讶之色,馆长哈哈大笑:“这绝对是国宝文物呀!”
孔忠良一听,露出自豪的神色,随后馆长要求父亲留下姓名地址,向国家申请奖金和荣誉证书。
父亲却摆手说:“我要是为了奖金的话就不会送到博物馆了,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们觉得有用就好,我们走了。”
这时,馆长立马拉住父亲的手臂:“您等一等。”说完,回过头和几位专家凑了20块钱一把塞到父亲手里:“不能让你们补贴路费,也给孩子买点吃的。”
自此以后,父子俩很默契,绝口不提文物之事。
博物馆的专家们随后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印玺底部刻着“皇后之玺”4个大字着实让专家们叹为观止。这说明是哪个朝代皇后的玉玺,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
这枚玉玺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据《汉旧仪》上记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而此玉玺的顶部就是螭虎的形状,这难道是吕后的玉玺?
再加上孔忠良捡到的位置是韩家湾的狼家沟,正好距离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的陵墓一公里远,更加确定专家的推断。
玉玺是公元前年,嬴政统一六国后专门定制的,象征着一国之主无上荣耀,底部刻着“受命于天”4个大字。
公元前年,刘邦大举进攻咸阳,并得到了玉玺,成为天命君王,随着吕后成为皇后,刘邦为了彰显自己的气度,特选用一块上等和田羊脂玉为吕雉打造一枚绝无仅有的“皇后之玺”。
据史料记载,自从刘盈不问国事之后,就由吕后用这枚印玺处理政事,在长达15年的执政时间里,这枚印玺的地位非同一般,如今价值连城。
年,成为博镇馆之宝。
年4月,陕西省神州汉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成立,专表彰为文物做出过特殊贡献的先进个人,当会长听说孔忠良的事后立马来到韩家湾的村子里寻找那位昔日的少年。
年12月,孔忠良站在表彰大会的台上,激动地说:“我没想到竟还有人记得我,虽然我现在过得不是很好,但我并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如果再来一次,我依然会捐献。”
台下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这掌声延绵不绝,直达我们的内心,耳边回荡父亲的那句“我什么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