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等“轻资产”变为“真金白银”……记者了解到,安徽兴泰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在省内首创推出“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产品”,解渴科创企业融资难。目前,已有2家科创企业共5项专利通过融资租赁形式获取融资万元。
“知产”变资产破解企业资金难题
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移动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公司,和大多数科创企业一样,重研发、轻资产的模式让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各种困难,“以前主要靠股权融资,或者银行的短期借款。”公司财务总监王朝媛告诉记者,此次将公司3项专利转让给兴泰融资租赁,获得了50万元的融资,缓解了资金上的压力,为后期研发送上一场及时雨。“发明专利不再只是一张张证书,而是成了企业实实在在的资产。”
“以前融资渠道比较窄,通过知识产权融资不仅给了科创企业多一份保障,而且相较传统的融资方法,成本要低三分之一。”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安徽庆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和对资金的需求都很大,此次成功融资万元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更让董事长陈庆华欣喜的是,这样一种让无形资产变有形资产的融资方法,让这家拥有近项专利的国家高新技术小巨人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了更多发展的选择和空间。
全省首单知产融资租赁落地合肥
“传统金融模式下,科创企业因为轻资产很难获得融资额度。”安徽兴泰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业务总监骆霞告诉记者,兴泰融资租赁在省内首创推出“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产品”,突破了融资租赁业务的租赁物必须是固定资产的限制,有效解决了“高技术、轻资产”的科创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渠道少的痛点。
首次尝试成功,也为科创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经验。骆霞表示,今后兴泰租赁将持续立足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精准对接科创企业融资需求,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潜在价值,加大知识产权融资租赁的推进力度,丰富科技创新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支持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力度,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受益,更好地服务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实验区建设。
赋能科创企业跑出“加速度”
金融创新,激活科创“一池春水”。近年来,合肥大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知识产权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年以来,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
在知识产权金融方面,合肥做了很多探索,先后发行了3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助企融资3.9亿元。年,合肥获批成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在《合肥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中明确“合肥市支持融资租赁公司创新开展大型设备、精密器材、知识产权融资等租赁业务”。
同时,合肥还将对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业务纳入常态化政策支持,对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业务,按照融资额的1%对出租人给予资助,激励引导市属国有金融企业先行探索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业务,加大对科技型、创新型、创业型科创企业的融资租赁支持力度。“我们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只要符合政策的,都可以进行兑现。”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合肥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应用服务处副处长赵青媛表示。
凌琳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