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长篇名家传记《徐芒耀的油画世界》作者陈洪标撰写他和齐白石PK画樱桃,一碗浸水里,满是泡泡的樱桃,不如一碗吃剩的,卖了万。就绘画而言,所谓的风格,其实就是一件事别人没干过,你干了,而且继续干一段时间,就成了你的特点。想必70后的写实油画家蔡杰,肯定深谙其道。↑上图为中国新经典画会成员,美国肖像协会会员、职业画家蔡杰先生。要不然,他画个樱桃,也和画萝卜一样,把它扔到水里,再在上面画无以数计的泡泡,大大小小的挤成东一堆西一堆。生动的一塌糊涂。画泡泡可以看成蔡杰的风格。↑上图为蔡杰油画作品,一碗浸在水里,满是泡泡的樱桃,以及局部放大图。这成千上万大小不一的泡泡,他是怎么画出来的?还不单单是数量问题,这只要有足够的耐心还是可以做到的。关键是怎么把一个个泡泡画成和真的一模一样,中间是空的,还透明的,还有一种一吹就破的感觉。这才是真本事,是绝活。↑上图为蔡杰油画作品,另一幅浸在水里,满是泡泡的樱桃。所以,当大家都在致力把樱桃画好的时候,蔡杰已经把樱桃放一边了,琢磨那些不是主体的内容和细节,把樱桃很好地烘托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效果蔡杰在之前尝到过甜头。那是他画了4个扔水里的红皮萝卜。↑上图为蔡杰油画作品《浮红》,画了浸在水里满是泡泡的4个红皮萝卜。如果按照我的想法,先把萝卜画好,再画萝卜叶,粗壮的根,再在萝卜上加点泥巴,在萝卜叶上画点水珠,再加一两张枯黄萎缩的烂叶,如果画面还有空,再补点其他的。总之,我想了挺多的,就是没想到把萝卜扔水里,再在水面上画一些细腻泡泡。蔡杰想到了,所以蔡杰的这幅作品在意大利FAC国际当代艺术大赛中获得了亚洲大奖。在这次国际艺术大赛中获奖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只有两位,蔡杰是其中之一。↑上图为蔡杰油画作品《浮红》获奖证书。但是成也风格败也风格。当大家端着蔡杰这碗泡在水里,满是泡泡的樱桃,拿去和齐白石的樱桃去PK的时候,输得好惨。齐白石画了一碗吃剩的小樱桃,碗里只剩了78个樱桃,加上桌上散落的14个,只有92个,还不到个。结果这碗小樱桃却卖了万。↑上图为齐白石国画作品,画了一碗吃剩的樱桃。那么,齐白石的小樱桃为什么比蔡杰的樱桃要值钱?先说齐白石的,按照以往他画樱桃的习惯,都喜欢画得满满的。这次为什么不同?而且这幅画上款题有“岱僧仁弟之属”,说明是送人的,那为什么碗里的樱桃还画这么少,像是吃剩的?↑上图为齐白石国画作品,以往画的樱桃都是满满的。画了一碗吃剩的樱桃,齐白石是想告诉他朋友这樱桃太好吃了,还是送来的樱桃太少了?为什么画78个而不是87个?还是说樱桃这种尤物,不在多而在其味美新鲜,还是其他什么情况……貌似给我们留下了个谜,让我们去猜?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画面留给看画人的想象空间,便于让你和画产生关联,产生某种关系,不会看后就忘,至少在你脑子里过一下,至于能不能加深对画的印象,会不会喜欢,那是要看你与画的缘分了。不过,画面上那14个散落在桌上的樱桃,是随手的神来之笔。让画面情趣顿生。↑上图为国画大师齐白石。从画面可以延伸出更多信息,这就是齐白石这碗吃剩的樱桃的特点,也是和蔡杰浸在水里,满是泡泡的樱桃的最大区别。后者仅让看画的人对画面的逼真细腻发出赞叹,再没有其他空间给予进一步的延伸,从画面到画面,那些出彩的泡泡反而成了阻断其他信息与画面的关联。如果没有泡泡,至少还可以和味觉相连,唤起看画人关于樱桃的往事和记忆……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这里就不多说了。不知我说的感受,是否是准确,有没有道理。欢迎你发表高见。本文作者其他精彩文章:冷军和齐白石PK画竹:画墨竹输了,改画彩竹卖了万,反超3倍张大千花两黄金买画,卖了1.5亿,崔如琢花1亿买画,变成30亿画古典美女画出了诗意,还不过瘾,再画白衣少女,两幅画卖万他办画展上了央视新闻:9年徒步8万里的记忆,全变成了绚丽的画面范曾画《老子出关》不止百幅,就这3幅最贵,从万到万本文系原创,由长篇名家传记《徐芒耀的油画世界》作者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