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考证考证不同的境遇,相同的选择

成都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02/4439519.html

全文字,阅读约需17分钟

作者

冷骁宇曹琼月

图片

受访者供图

责编

姜露茜

编辑

姜露茜

指导老师

胡睿

自在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两种证书并重的制度后,全国各大高校逐渐掀起了考证热潮。适应时代发展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相继出现,由此催生了“培训热”、“考证热”。

在年《教育教学论坛》的《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数据表明:目前大学生考证率达到67%,没有考证但有考证意向的约占76%,并且有23.28%的人认为大学就应该进行考证。52.5%的学生已获得两个证书,16.38%的学生已获得四个证书,6.13%的学生获得六个以上证书。有56.9%的同学认为证书越多越好,多一个证书就会多一条就业的出路。其中,出于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及能力水平的同学占38.8%,16%的学生属于跟考。”

在“考证热”的时代,人手几本证已经不足为奇。近年来考证大军的队伍不断壮大,争夺“上岸”独木桥也越来越激烈。疯狂考证的背后,有盲从,有笃定,有谋求向上爬的机会,有给自己寻一条退路……形形色色的考证人群像,他们的追求与挣扎,是渴望将危机感变成安全感。

“证书让我的简历看起来漂亮”

健康管理师证、小儿推拿师证、食品检验员证、证券从业资格证、中式面点师证、育婴师证,才上大三的渤海大学食品系学生王雯,已经拥有了大大小小共六本证书,但在这些证书中,于她而言真正有用的只有健康管理师证。

考取健康管理师证书要花费报名费和辅导费总计元,当时证书机构来到王雯的学校宣传,光是价格便劝退了王雯身边很多人,但是王雯还是选择了报名。

“食品这条路一眼就能看得到头,甚至大专就能上手,为数不多的几个相关证书再不考怎么写简历。”这是王雯要报名考试的原因。

报名之后,王雯和其他同学一起备考,周末的休息时间也变成了上课时间。她曾在备考的时候因为觉得课程太过于辛苦,因此不止一次感到后悔。

但是现在的王雯表示,幸亏当时的她坚持下来,并且成功通过了考试。因为这张价值元的健康资格证书成为了她日后求职路上最重要的砝码。

▲王雯的健康管理师证

凭借这张证书,王雯在实习期间向几个从事健康行业相关的公司投递简历,几乎都被录用了。

除此之外,王雯还告诉新记协记者,在她考健康管理师的这两年,这张证书都是由卫健委下发,在她考完之后,这张证书的发放政策改革,已经变成由地方机构颁发。这一举措使得健康管理师证书失去了以往的含金量。

这让王雯意识到,证书还是得趁早考,不然晚了就可能失去了含金量。

王雯近期考取的育婴师证书,如今的考取过程也变得比以往艰难。曾经的育婴师证书考生可以直接报考,但如今考生需先通过育婴员考试,拿到育婴员证书的两年之后才有资格报考育婴师。

但真正让王雯下定决心在考证路上坚持下去的,是她在食品厂的实习经历。

王雯第一次的实习是在一个冷饮厂。在这次实习过程中,她发现厂里的人需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期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只是一直站着包装饮品。

王雯直到现在还记得她工作的那个冷库,只有一个很小的窗子,透过这个窗子看外面的时候,窒息感扑面而来。王雯感到了害怕,她不想自己未来成为一个“站桩机器”。

▲王雯实习所在工厂生产的雪糕

因此王雯想要考取更多的证书,以便能够到更大的健康营养公司工作。在这次“令人窒息”的实习之后,王雯就趁着自己空闲的时间,把自己能考的证书都考了下来。

《现代商贸工业》一文中指出:“年以来,随着‘应用型创新人才’理念的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逐渐融入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中。顺应人才需求的趋势,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如今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件事。而社会舆论也会对应届毕业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恐慌,为了尽可能使得自己的简历能够脱颖而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考证贴金的方法来提升自己。”

对此王雯自己也说:“很多大学生考证书本质就是工作需要,给自己加砝码,这些证书能让我的简历看起来漂亮。我本身就是一个二本大学,如果再不努力扑腾一下,大学就要过去了。”

其实在他们学校,考取证书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或许是那次的实习经历让王雯印象深刻,因此她自认为成了考证路上的“一个极端”,只要自己有空闲的时间就会去考证书。

“大学学习成果最好的证明”

刘晗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截至大学毕业,她已经考取了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二甲、国家导游资格证、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初级会计职称证、上外中级口译、证券从业资格证、韩语topik语言证书共十本证书。如今大学毕业,跨专业考研法律硕士结束的她正在准备明年的法考。

四年前,因为分数原因,刘晗不得已报考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在升入大学后不久,刘晗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学的专业,于是她有了新的目标——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

但是由于刘晗所在的大学并没有设置法律专业,因此她无法通过“转专业”这条路进入自己心仪的法学专业;又因为法考只能在大学本科毕业之后才能报考,刘晗需要在大学的空闲时间里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于是刘晗依据自己的兴趣,开始了考证之路。

刘晗考的第一个证书是国家导游资格证。当时的她只是对导游这个职业感兴趣,于是便报考了国家导游资格证,每天闲暇时间里的学习,让她第一次感受到跨越学科学习的乐趣,从那之后,刘晗又陆陆续续考取了证券、韩语、会计、口译这四本证书。

▲刘晗的导游员资格证书

刘晗说:“我觉得考取证书是提升自己最快的方式,并且可以得到最便捷的检验结果。其实这些证书在我们日后的生活中并不会有太大的用处,但是它们象征着我们在大学期间某个阶段努力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具体的意义。”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教师杜悦嘉在《高校大学生“考证热”现象的冷思考》一文中说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生也表示大学教育已远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追求,他们需要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大学这段自由的时光里,不局限于专业束缚。他们学其所想、了解更多,他们在尽可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给自己一个肯定、实现自我的价值。”

考取的证书虽然与刘晗的大学专业无关,但确实给刘晗的大学四年带来了变化。

刘晗平日考取证书主要是利用周一到周五的碎片化时间以及周末,这让她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时间管理能力以及专注度也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大学毕业这一年,刘晗成功申请上了国家奖学金,这些证书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刘晗表示,这些证书就是对她大学学习成果最好的证明。

“我已经考不动了”

王浩明来自福建。今年44岁的他刚取得了高级经济师证书。迄今为止,他已经取得了会计证、报关证、经济师证、二级建造师证等11本证书。

年从农村考到城市上大学的王浩明选择留在厦门工作,工作后的他开始陆续考证。王浩明回忆道:“刚就业时工作还不稳定,趁着年轻有精力就想多考些证书,未来能抓住更好的发展机遇。”

就业的前三年,王浩明卯着劲一直维持着边工作边考证的状态。那时的王浩明习惯独来独往,只有在周末才会和朋友聚会。过多的交往让他觉得难以保持沉下心的备考状态。

“以前一个人下班后没地方去,就在公司食堂吃饭,呆在公司办公室备考,看书看累了就上网调节,打电话聊天不用钱,是很纯粹的日子。”王浩明说。

大学时期,王浩明就读的是投资经济管理专业。在他所考取的这些证书中,只有会计证与本专业相关,其他证书只是为了工作升职加薪。

▲王浩明考取的部分证书

年1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贯通机制。并明确通知,按照“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将支持各级各类企业自主确定技能人才评价范围,自主设置职业技能等级。企业按规定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各级人社部门建设的证书查询系统,向社会公开。

王浩明就职于建筑工程类公司,工程行业看重职称和资质,公司一般会根据职称定薪定岗,给予额外福利,而证书就是评职称的关键材料。今年王浩明获得高级经济师证后可以一次性得到元补贴,对日后升职有一定帮助,并且退休后可以以此提高个人退休养老金。

“备考时我会紧张,但不曾摇摆过。或许正是这点,考试时我一直充满信心。”在备考过程中王浩明没想过放弃,在考取与大学专业不对口的工程类证书时,他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这片空白领域。在通过二级建造师证后,他咬咬牙,买下了备考材料,开始了一级建造师证书的备考。

一级建造师分为10项专业,王浩明选择了最难考但含金量最高的市政工程专业,“一本教材翻阅不下八遍,反反复复地读,通过报班或是自学,考了四年,最终还是没能通过。”

掌握了专业理论,但高估了自己的学习能力,缺少工地实操经验,王浩明总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没啃下的证书最终成为了他心中过不去的坎。

“时间和精力已经不允许我再这样耗下去了。”王浩明无奈地说道。

人近中年,工作逐渐稳定,但王浩明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有时不得被生活拖着向前走。考证加薪,给予妻女、父母更好的生活条件理所当然成为了他说服自己继续迈步的理由。

王浩明坦言:“这么多年考证下来,现在已经谈不上什么激情,让我一直考下去的动力当然是为了获得更高收入。”

辗转路桥集团旗下多家公司,通过考证提升资质,王浩明赢得了升职加薪的机会。如今的王浩明已经是任职公司的行政主任。

今年,王浩明明的大女儿上初一,小女儿读幼儿园大班。平时王浩明要照顾家庭起居,也要辅导女儿们学习。自己能够学习备考的时间更多是在日常工作后。

▲王浩明在家中备考时所用的小书桌

他习惯在午休前学习一小时,下班后在办公室再读一小时。回到家只能利用碎片的时间在家务事中穿插着备考。完成一天工作,有时也不得不忙于应酬,备考计划经常会被打乱。

“年纪越来越大了,家庭和工作上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很难静下心来读书,记忆力也快跟不上了,我已经考不动了。“王浩明表示年高级经济师考试会是他最后一次考证。

考证人群像

在考证大潮中,王雯,刘晗,王浩明还有许许多多的同行者。

截至年9月,全国累计PMP(项目管理培训资格证)报考人数近60万人次,通过PMP认证人数约42万人,有效持证人数约30万人,占全球PMP持证总量的31.2%,占亚太地区PMP持证总量的90%以上。(来源:知乎—才聚PMP考试中心)

中国目前是除美国之外拥有PMP持证人数最多的国家,居全球第二位。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副主任万金发说:“由PMP发展状况可见,项目管理20年在中华大地得到了蓬勃发展。其增长速度就如同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考证的热潮不仅仅是在PMP中,其他的各大考试也出现考证热持续升高的现象。

年的各类考证中,教师资格证的参考人数排名第一,普通话考试、证券资格证考试排名则紧随其后。在全国“考证大军”中,18-25岁的95后学生群体与25-34岁“打工人”比例相差不大。

考证热蔓延28年,为何难以退烧?

据江南都市报报道,江西省人才培养部部长周剑解释道,近年来的就业形势让部分年轻一族对求职自信心不足,于是他们希望通过考证来提升自己的求职“含金量”。

“不少大学生怕一张大学文凭不够,就开始考证,一般来说,计算机、英语类的证书是学校的要求,现在还有不少学生开始瞄准职业证书,不得不说,学生们的考试热情是非常高涨的,相比前些年,只是考一些学术类证书,他们开始挤入职业技能考试的大军中来了。”周剑说。

对于职场考证现象,南昌市人力资源市场市场科科长夏献忠认为,一般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都是针对中高级人才的。“普通的公司招聘行政文员、电子商务推广、房产策划等,与之相关的证件要求并不高,很少有单位对招聘者要求具备这些证书。”夏献忠认为,技术类岗位对证件的要求比较严格,例如维修电工、数控铣工、装配钳工、电子计算机调试工、工程测量工、锅炉操作工等,都必须持证上岗。“其他一些非技术类岗位,很多都是进入职场之后,为了提升技能以及增加薪资而去考证的。”

对于企业来说,证书只是体现综合素质的一部分。

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在接受新华网记者的采访中说道,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当然需要相关证书做为从业“敲门砖”。但其实大多数岗位专业性并不强,职业资格证书这时候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如果两个应聘者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企业在招聘时可能会对拥有一些职业资格证书的求职者有所偏爱。但归根结底,企业最看重的还是求职者的综合素质,能否胜任岗位工作需求,一纸证书所能起的作用通常不大。”

在如今的考证形势之下,我们又该如何理性面对考证?

南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胡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首先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职业规划,要考虑清楚自己想从事什么方向、什么行业的工作,这些行业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什么样的资格证书对从事这些工作是真正有帮助的,然后在学有余力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去参加各类资格认证和考试。千万不要“为了考证而考证”,关键是要提升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受采访者要求,文中王雯,李晗,王浩明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魏翔宇.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30).

[2]沈素丹,张慧心,刘鑫鹏,等.大学生考证问题及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40(16):82-83.

[3]杜悦嘉,张梓豪.高校大学生"考证热"现象的冷思考[J].法制与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