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很重要”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发文,开展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近几年来,在新规与利益的驱动下,化妆品质量安全负责人、配方师等岗位培训需求暴涨,化妆品行业相关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开启了“野蛮生长”的模式,其中不乏浑水摸鱼者,此次人社部严查“山寨证书”,是否会成为化妆品行业培训拨乱反正的重要转折点?
行业技能型人才缺口大,培训加码
正所谓“需求产生供给”,培训需求不断升温的背后,是行业内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困局。众所周知,自新规及其配备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实施以来,化妆品行业监管力度日渐趋严,一旦出现从业人员在飞行检查中掉链子的情况,对企业的名誉和利益的负面影响无疑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类似于质量安全负责人、质检员等火热岗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试错成本越高,早在去年5月,首例化妆品质量安全负责人被罚案例就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同时,近几年来,人社部也在陆续放出有关“化妆品行业新增岗位”的消息。
例如,年1月,人社部发布公告,拟新增18个职业,并在“美容师(4-10-03-01)”职业下增设“皮肤管理师”工种。同年11月,人社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同发布了互联网营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将此职业分为选品员、直播销售员、视频创推员、平台管理员四个工种,美妆主播们也要“持证上岗”。
与之配备的,是专业课程和技能测试。学员必须达到规定课时,并通过专业的考试之后,才能拿到证书,正式成为该职业的一员。
▍截自人社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