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上周央妈放大招,将首套普通住宅利率从最低4.6%降到4.4%,一下子降了20个基点,比起之前的LPR绝对是惊喜。
说白了核心目的就是刚需的不要在观望直接上车,特别是一二线大城市,该买买吧。
爆火的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买房那一集中,北漂的东北姑娘闫晶,27岁,租了16平米的单间每月租金元,最后在五环外看中一个60平一室一厅。
男女双方父母各出万,小两口自己出90万,闫晶对房子的执着,说出了那句令人难忘的话“饺子吃得再多,没有房子还是会冻耳朵”。
小编想这个价格在西安三环内买个宽敞的大三室还有结余,但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你选择了什么地方什么价位的房子,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没有买房的人期待房价暴跌,买了房的人奢望房价暴涨,这就是心态上的差距,考证和买房的底层逻辑也是一样的。
拿到证书的小伙伴经常说考试简单,目前市场行情不好,没有证书的小伙伴却常常憧憬一本证书改变人生。
其实这是两个极端,就像现在的房价短期内既不会暴涨也不会暴跌稳中发展,鼓励刚需打击炒房,这不和鼓励从业人员人证合一,打击挂靠一个道理吗。
1选择方式
对于那些已经拿到证书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就已经有了托底的保障,择业的时候可以多一份选择。
之前写作课上认识一位北京的女宝妈,疫情辞职在家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今年应聘到一家律所当实习律师,现在干的也热火朝天。
就像有房子的人,这个时候往往生活和工作会更加有劲,因为在他们十分劳累的时候,有一个休息的港湾。
2考证的成本
从一级建造师这十几年的真题大家可以看出,考试的难度是越来越高,题目越来越偏,你需要花费备考的时间增加。
考友群中有一位山东的小伙伴,备考一级建造师市政专业前后花了4年时间,终于在去年拿到证书。真是年少不知青春贵,考过已是中年人。
成年人考试最难地就是时间得取舍,注册证书都是靠时间堆出来,一边照顾家庭、一边追随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一边还要备考这是不现实的。
3未来走向
过去的十多年里,证书需求高速增长状态,不过伴随资质改革政策出台,证书使用费势必会回落到一个正常的区间。
简而言之想通过一本证书当喝茶经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就像房地产的定位房住不炒,下半年资质改革的正式文件出台,核心思想还是人证合一,扩大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
其实不管你考不考证,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如果要考证是一定要想清楚需要付出时间的沉默成本,不能含含糊糊,毕竟浪费一年的时间也不是一件小事。
大部分小白选手都是先选择难度较小的考试比如二建和监理,然后是一建、一造、消防,最后是注册岩土、注册建筑工程师。
需要大家主动有目的的努力,每一个用心生活的人生活都不会辜负你。
这是Tatum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