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人偶然发现的这块石头是个宝,它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张蓉

五位园林工人从工地土堆里发现一块长相古怪的石头,没想到,竟然是新石器时代的文物。

年8月初,工人们辗转联系上了杭州富阳区博物馆,如愿把这块石头捐献了出去。经富阳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初步鉴定,该器物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石钺(因同“越”),距今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园林工人施工时,挖到形似斧头的宝

这块形似斧头的石器长约11厘米,厚1厘米,呈梯形状,上部的中央有一个圆形钻孔,下部是圆弧型的斧刃,锋利依旧。整块石器保存完整,呈黄灰色,看起来,既原始又质朴。从外形上看,这块小巧的“石斧”正反两面磨制均匀,做工还算精致。

发现这块“石斧”的是新登城川建设绿化公司的五个园林工人——白健生、陆关洪、徐献青、陈铁牛、赵来强。

带班头白健生回忆说,去年11月12日,他们正在新登镇松溪家园做绿化,工友陆关洪突然在工地上准备要用的土堆里发现了这块方方正正的坚硬石头。

“他告诉了我,说要不敲敲看是什么,我赶快阻止了。”56岁的白健生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看着这块打磨精细的石头,他知道,“这应该是个宝贝。”白健生说,自己在电视上看过《鉴宝》之类的综艺节目,也看到过类似的石器,他感觉这是一件很古老的东西。

白健生把这块“石斧”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下来,暂时安放在了家里的书桌抽屉。

白健生一行人后来也请教了几位“懂行”的朋友,有人告诉他们这确实是文物。“文物肯定应该捐献给政府,是绝对不能卖的。”五位工友商议后,决定把它捐赠出去。

可是,几个人都不知道要去哪里捐。直到今年8月初,陈铁牛通过区长公开电话联系上了富阳区博物馆,这块“石斧”终于成功被富阳区博物馆收入。

它是新石器时代石钺,来自五千年前

8月10日,富阳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专程前往新登镇,感谢五位捐赠者并送去荣誉证书。

“这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石钺。它是古时的生活用器,用途相当于石斧。从形制来看,它应该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是良渚文化的器物,距今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富阳区博物馆馆长方健说,这块石钺完整且精致,具备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博物馆将对它进行保护和研究,“目前,馆内暂时没有合适的空间展出,以后有机会或者开展新石器特展时会考虑把它展示出来。”

那么,发现这块石钺的地方,有没有可能还留存有其他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呢?

方健告诉钱报记者,园林工人们反映发现石钺的土堆挖自松溪加油站后侧,附近曾有过很多坟墓,石钺有可能是遗留的随葬品。不过,这些坟墓并非新石器时代的,这片区域此前也没有发现过这个时代的文物,“我们也去现场勘察过,目前那里高楼林立,已不具备考古发掘条件。”

当天,白健生还向富阳区博物馆捐献了另一件器物——一把半个手臂长的小型古剑。

白健生说,这把剑已经在家里放了二十多年,是当年拆除自家老屋时发现的,想趁此机会一并捐赠出来。富阳区博物馆邀请文物专家鉴定,根据捐赠物的形制以及纹饰特点,确定它是一把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可惜的是,这把古剑已经锈迹斑斑,剑尖处也断了一寸。

其实,石钺并不是第一次在富阳发现,富阳区博物馆也已经展出十余个石钺。“这些文物对研究富阳的历史具有重要作用。”方健表示,特别值得弘扬的是市民主动捐赠文物的积极性,这说明大家的文物保护意识在不断提升,他们的捐赠不但丰富了馆藏,也为这些文物找到了永久保存之地。

富阳区博物馆也试图给予园林工人们五百元的经济奖励,但被工人们拒绝了。

“地下文物原本就是属于国家的,放在博物馆才能让更多人看到。”白健生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7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