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更具含金量

本文转自:柯桥日报

  朱哲彪

  近日,“香菇生产”等10个项目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列入新一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至此,全省已累计推出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涵盖家常技能、非遗传承和地方传统特色技艺以及新行业新职业等领域,为新时代人才判定提供了尽善的规划标准。

  随着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迅猛发展,电商直播员、外卖配送员等多种新职业层出不穷,甄选职业能力考核项目也应与时俱进,及时调整项目库。要根据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发展需要,结合新业态新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及现代生产制造、现代服务及就业创业需求,建立及时、精准和可持续发展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开发、申报和动态调整机制,丰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目录,为广大劳动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考核评价服务。

  长期以来,职业资格认证与学历挂钩,低学历劳动者只能望洋兴叹。由于没有职业资格证书,劳动者求职时往往被拒之门外。推出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对劳动者专项职业技能进行客观评价,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国家统一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对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积极意义,且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

  建立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评价机制,对低学历者、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无疑是个福音。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评价,必须本着“市场需要、考生自愿、促进就业”的原则,构建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新格局,积极引导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报考专项职业能力测试,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

  专项职业能力应具有一定技术含量,掌握这项能力需要经过专业的素质指导或相应的实操培训。要根据农村劳动力自身特点和就业需求,结合输入地劳动力市场需求,选择就业需求量大、操作技能简单易学的就业技能,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对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要积极落实国家规定的鉴定经费补贴政策,为参加初次技能鉴定的人员提供相应补贴。

  专项职业能力是劳动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易学习掌握的最小实操技能单元,其考核工作门槛低、针对性强,对于参加考核人员快速提升能力和实现就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杜绝降低标准发证、不考核发证等违规行为,提高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含金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