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寻根家藏这张获奖证书胡福明珍藏了

03:14

交汇点客户端

浸没在时间洪流中的老照片,承载峥嵘岁月的老物件,一封饱蘸深情的家书,一枚定格荣誉的喜报……一件件私人藏品,见证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展现了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丰功伟绩。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档案馆主办,交汇点新闻承办的“‘从启航到领航’红色寻根行动之‘家藏’系列”正式启动,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在长三角地区广泛征集和深入寻访,通过记录红色家藏档案学党史,为新征程凝心聚力。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这张获奖证书,胡福明珍藏了37年》的故事——

暮春的南京,花团锦簇,马鞍山路一带的小院子里,粉的红的蔷薇扑簌簌地冲出墙来,开得热闹得紧。

叩开小院的大门,交汇点记者一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拜访一位86岁的老人——胡福明先生。年5月,《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作为主要作者,胡福明的名字跟这篇文章一起,永载史册。

胡老腿脚不便,头发花白,眼睛也不太好,知道我们来了,颤颤巍巍站起来,热情地招呼我们。胡老的爱人张丽华阿姨一边嘱咐我们不要采访时间太长,一边却在那里翻箱倒柜帮我们找各种珍贵的史料,“当年光明日报寄给了他十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版报纸,但是这么多年来这儿拿一份,那儿拿一份,都被拿完咯,就剩这个获奖证书了,不能再给搞丢了”。

获奖证书装在牛皮纸里,用红色尼龙绳扎了起来。证书颁发于年10月19日,内文写道:胡福明同志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光明日报一九七八年五月十一日)获光明日报优秀理论文章特别奖。

跟证书在一起的还有其他几封信件。

其中年9月29日的信里通知胡福明获奖,并表示将于10月10日举行授奖大会。

9月30日光明日报理论部哲学组李景瑞还特意给胡福明写信解释:因考虑“十·一”后北京住房等困难,开会时就不请您来京了,会后报社将派专人把奖金等送上。

特等奖的奖金有多少呢?年10月12日光明日报来函:“奖金一千元,其中七百元奖给作者,三百元奖给参加修改的主要同志。现送上七百元奖金、获奖证书一份、书包和画册各一件。”

牛皮信封的老物件带我们重回那个年代,胡老坐在轮椅上,用浓重的无锡方言,娓娓道来。

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来,举国欢腾,在南京大学当讲师的胡福明感到,这是中国人民的第二次解放。可是,拨乱反正开展得并不顺利。全国人民强烈要求为邓小平同志平反、为“四五运动”平反,却迟迟得不到回应。这让胡福明心生焦急,中国何日才能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年2月7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联合发表了社论《学好文件抓好纲》。胡福明仔细阅读这篇社论,注意到对仗工整的一句话——“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他反复咀嚼,思路豁然敞亮:这“两个凡是”,就是平反冤假错案的主要障碍,就是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要障碍。只有批判唯心主义的“两个凡是”,恢复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中国才能改弦易辙,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道路。

答案近在眼前,可如何作答却难似登天。胡福明在文革初期已经当过一次“反革命”了,这次若是主动站出来批判“两个凡是”,就没有退路了。是义无反顾,还是明哲保身?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中国知识分子的骨气和情怀占了上风,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胡福明毅然决定,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利益、为马克思主义真理挺身而出。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批判“两个凡是”错误,不能直抒胸臆。这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对党史的深刻理解,对胡福明写好批判文章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让文章的说理性更充分、逻辑性更严密,胡福明埋首书海,再一次开始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

“这篇文章跟我爱人还分不开呢!”胡老说。年的初夏,在准备写批判“两个凡是”的文章时,妻子突然因病住院开刀,需要陪护,胡医院的走廊里,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医院,借着走道的灯光,趴在凳子上不停地翻查,摘录关于真理标准的论述,历经酷暑,初稿写成。

“文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胡老不断地强调,年9月,胡福明把文章寄给《光明日报》哲学组组长王强华,后经过报社总编辑杨西光、理论部主任马沛文、中央党校教授孙长江多次讨论,反复修改,终于写成了一篇思想性、逻辑性、说理性都很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

最后,这篇文章由胡耀邦同志审定,年5月10日,先在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第60期刊发;5月1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以“本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刊发,《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次日转载。

后面的故事,就已经广为人知了。年5月11日,署名为“本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后,平静的神州大地仿佛响起了一声惊雷,全国范围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思想解放的号角就此吹响。

年光明日报社举办了“优秀理论文章评选”,将几年内理论文章进行综合评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获唯一的特等奖,并将作者定为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时胡福明的稿费只有四十几元,而这次在颁发奖金时,给了胡福明元,其他参与修改的同志加起来元。

新华日报·交汇点采访组一行与胡福明合影。

暮春时节,胡老的院子里月季、绣球花开得正旺。他愿意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抽着烟闻闻花草香,此时他往往喊老伴给他读书念报,学习的渴望丝毫不输年轻人,耄耋之年的老人仍是那么睿智,犹如当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袁媛刘海琴/文韩军/视频蔡炜/图片朱丹清/制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