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
近日,有媒体报道,济南有一女大学生在街头用中英双语乞讨。相关视频显示,这名年轻的女孩子用汉语和英语写下了自己的困难,附近保安表示,最近晚上是有个女孩子如此求助,而且不少人都会给个三十、五十的。
这类现象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出现过,有路人表示不解:也不是没手没脚的残疾人,也不是老弱病残,为什么年纪轻轻的,还会外语还要干这个。
其实,这样用外语进行乞讨的多半是学生,一方面是能证明自己是学生,另一方面是想吸引外籍人士的怜悯和施舍。跟一般老、病、残疾人乞讨的不同,这类乞讨的人多半是求助学费,不是路人施舍的食物、衣服。
这类现象在各大院校开学前比较集中,基本是学生模样的人在街头乞讨,乞讨者并没有生理残疾。这类乞讨的内容多半是求助学费,看着是很单纯的学生模样。
大多数人认为这种乞讨行为不值得提倡,因为无钱上学可以申请贷款、奖学金,为读书乞讨太没有尊严。有个被采访的路人特别表示了自己的不理解:会有不舒服。
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其他被采访的路人也有,有人认为做家教也挺挣钱的,也有人怀疑这个女孩子是不是真的会英语。因为她的乞讨文也许是从网络上抄的,今天是英语,明天可能是德语,后天又会变成法语。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性是,这个女孩子的确会英语,但是却无法临时找到工作,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她着急用钱,这笔钱等不到发工资的那天就要用到,所以才会出此下策,不惜抛弃自己的尊严。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外语作为金字招牌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国人跟外国人进行基本的交流已经不是问题。而且,现在很多外语APP已经覆盖了很多运用英语的场景,人们几乎可以和外国人实时无障碍交流。
如果只是需要查些资料,上网就可以做到,实际生活中真正需要运用外语的场景并不多,这就造成了很多人的尴尬:如果专业不是外语,在应聘过程中外语证书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口语不过关,又没有专业的资质证书,就无法从事相关的行业。
同时,现在各大中小院校的外语教学现状决定了学生们学成后的水准参差不齐,做教育培训类家教还需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而有的大学生还没有相应的能证明自己能力的证书,自然就没法从事家教等相关要求比较高的教育培训行业。
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去当服务员也比不会外语的人要有优势,起码在某些要求外语能力的品牌店中是能拿到不菲的收入的。
但这种情况下肯定是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不如乞讨来得轻松而且容易。网友的言论中,也有指责这种行为有即当网红又挣钱、名利双收的嫌疑。
这种现象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毕竟人跟人的想法不尽相同,想走捷径的人是存在的。但看重物质和金钱,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尊严不屑一顾,这对于这个女孩子的人生和未来伤害极大,花靠伸手乞讨来的钱,这个女孩子迟早会后悔的。
关于会双语还要去乞讨的现象,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都市民生汇